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472章 进士聚会(求月票!中午还有加更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作为新科进士,王成伟这几日好不风光。


如果正常的科举考试,在放榜之后就会进行殿试,皇帝说几句勉励的话就会让考生们去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。


铨选考试需要考察的是四个项目,分别是相貌、人品、字迹和公文处理能力。


通过铨选考试的考生,就可以被授予官职。


但是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和以往不同,再加上如今大唐官职空缺严重,所以皇帝下令在殿试之后直接授官。


不过也因为皇帝还在回銮长安的途中,所以本来应该在殿试后举行的琼林宴,到现在也没有举办。


不过这几日新科进士们依然不断地互相宴请,趁着大家都在长安的时候互相联络感情,等真的步入官场之后,大家天南海北就很难见面了。


至德二载的进士还有一个特点,进士年龄都不大。


状元王成伟二十二岁,顾况和韦应物也不过是二十四五岁。


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四十岁,凡是对官场有所了解的人,都很清楚这一科的含金量有多高。


同科的同榜本来就是很亲密的关系,天然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同盟。


王成伟的提议下,他在明月楼多次宴请同榜进士,更是拉近了大家的距离。


王成伟出手阔绰,每次宴请都是酒菜丰盛,原本对他这个状元还有些不服气的,在吃了他几顿宴席之后都立刻心悦诚服。


今日又是王成伟宴请同科的时候,三十多名进士包下了明月楼的顶楼。


筹备这样的古代宴会也不是简单的事情,所幸有韦应物和顾况这两个同榜帮忙。


韦应物出身于京畿韦氏,虽然他这一房已经衰落了,但是依然是世家子弟,接受了完整的礼仪教育。


每次都由他出面迎客,在礼仪上无可指摘,所有人都对他这个第三名心服口服。


而顾况师从李泌,李泌虽然功名心淡,但是在上皇时期就出仕担任重臣,在皇帝口中更是被称作布衣宰相。


顾况跟着李泌,待人接物都礼数周到,所以每次的请帖都是请顾况发出去,召集大家参加宴饮。


新科进士们隔三差五在明月楼聚会,也成了长安的热门话题。


本来王成伟准备拉着其他科的考生一起宴会的,可是刚提出就被顾况和韦应物联合反对。


“进士科最贵,要是请了明经科的,怕是同科会觉得我们不尊重他们。”


“明经科也在举行宴会,状元郎还是不要硬凑吧。”


总结下来,两人的意思就是“圈子不同不要硬融。”


王成伟也只好打消这个想法,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规矩,王成伟这些玩家也没强大到可以打破长安的规矩。


等日后建宁王入主长安再说吧。


做东的王成伟说了祝酒词,接着众人开始喝酒吃菜,一些消息灵通的进士,开始谈论自己最新打探到的朝堂消息。


之所以王成伟举行这样的宴会,除了联络感情,就是为了这些消息。


要知道大唐一科进士最多也就是三十人,而且他们这次是肯定要授官的,本来不少也是权贵子弟和地方上的望族,这些进士们的消息可要比长安普通官吏的消息灵通多了。


科举也是为了做官,所以选官的话题是宴会永恒的主题。


一个消息灵通的进士说道:


“我听说这一次陛下会依次接见所有的中举考生,会出一道实务策的题目,要求当场口答。然后陛下会按照自己的评分,列出一个新的顺序来,再按照这个顺序授予职位。”


另外一名考生问道:“也就是说殿试第一名可以自己挑选职位?”


“就是这个意思,名次越是靠前,能够挑选的职位就越多,越是靠后,能选择的职位就越少。”


这下子众人眼睛都亮起来。


还有这等好事?


要知道以前考中进士参加吏部铨选试,可由不得你挑三拣四,往往是有什么职位就赶紧去赴任。


要是运气不好,这一次铨选试拿出来的职位都是偏远地方的职位,那要么放弃功名要么去这些偏远的州府上任,和发配边疆也差不多了。


这一次竟然还可以选?


这名消息灵通的进士又说道:


“而且这一次殿试的成绩,和之前的成绩都无关,只是按照殿上那道实务策来排名!”


这下子众人更加激动了!


如果算上之前考试的成绩,那么王成伟这样的状元优势最大。


可按照这个办法,只算殿试的成绩,大家就又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了!


本来就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,虽然大家关系不错,但是众人都觉得自己可以,心头更加的火热。


第472章 进士聚会(求月票!中午还有加更)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