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477章 论权威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走过朱雀桥,进入太极宫。


在朱雀桥前,再次上演了父慈子爱的戏码,李亨扶着上皇走过了朱雀桥,向后面欢腾的长安百姓挥手致意。


至此,皇帝和百官进入了皇城之中。


皇城的南边是朝廷三省六部和其他一些重要衙门办公的地方,这里也被称作南衙。


南衙的卫戍任务是交给南衙禁军来进行的,皇帝在这里检阅了南衙十六卫的部队,又让人赏赐金银,这些士兵纷纷跪地表示对大唐的忠诚。


百官随着皇帝走到太极宫前,又是一队骁勇的士兵从太极宫中出来。


原本大唐负责卫戍太极宫和大明宫的是北衙禁军。


北衙禁军是高祖起兵时候的一支私兵,也是每一次宫廷政变中的决定性力量。


李隆基在“唐隆政变”后,北衙禁军立下了定策之功,日渐骄纵起来。


李隆基快刀斩乱麻的处置了好几个北衙禁军的统领,解散了这一支拥有悠久政变传统的北衙禁军。


但是北衙禁军解散了之后,皇帝依然需要有人卫戍皇宫。


李隆基编练了神武军,来负责太极宫和大明宫的安全。


而在马嵬坡发动兵变的陈玄礼,就是神武军兵马使。


陈玄礼的政变给了李亨上位的机会,但是李亨也不敢用神武军来守卫自己的安全了。


皇帝只能再次编练禁军,这一次李亨吸取教训,任命近侍宦官李辅国为神策军观军容使,掌控这支禁军部队。


如今来迎接皇帝和上皇的,就是神策军的士兵。


看到神策军的士兵,李亨终于安心了下来。


而李隆基刚刚被长安百姓弄的火热的心,却被泼了一盆凉水。


护送自己返回长安的神武军已经在城外解除了武装,皇帝也准备拆分神武军。


如今没有属于自己的禁卫部队,李隆基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。


等进了太极宫,在百官的陪同下,李亨和李隆基父子走进了太极宫的太极殿内。


大唐在长安城有三座宫殿群。


分别是大明宫、太极宫和兴庆宫。


大明宫是太宗时代所建,大部分大唐皇帝都喜欢居住在大明宫。


太极宫原来是前朝的宫殿,在高宗年间被修葺之后,因为太极宫的主殿太极殿要比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更大更气派,所以大唐皇帝在举行大型仪式的时候,都会选择太极殿。


李亨对着自己父亲说道:“父皇,得祖宗保佑,两京终于光复,父皇也可以在太极宫安享晚年了。”


李亨这么说,准备让上皇居住在太极宫,自己居住在大明宫。


这倒也不是慢待了上皇,太极宫和大明宫相连,虽然太极宫规模不如大明宫,但也是大唐第二大宫殿。


但是李隆基却说道:“吾儿的心意朕已经知道了,但是朕更习惯住在兴庆宫。”


这下子李亨犹豫了。


长安三大宫殿,兴庆宫的规模最小,和太极宫和大明宫也不相邻,而是在长安城西春明门边上。


李隆基自从宠幸杨贵妃之后,他政治生涯的后半段,几乎都住在兴庆宫内。


著名的花萼相辉楼,就在兴庆宫的宫墙边上,每年的元宵的灯会,李隆基都会带着杨贵妃登上花萼相辉楼,与民同乐。


李亨并不是舍不得一座宫殿,兴庆宫在长安城西门附近,并不利于控制,也不方便李亨控制上皇。


兴庆宫靠近西城门,万一上皇联络城外的军队,万一上皇从西城门逃出长安?


这些念头都在李亨脑中闪过,可是看到上皇垂垂老矣的样子,李亨心中又是一丝不忍。


这些年的父子亲情,在皇权斗争中已经磨灭殆尽了。


但是李亨眼前这个老人,曾经是执掌整个大唐权柄的圣人,曾经他一声咳嗽,都能让满朝大臣跪地请罪。


如今上皇用祈求的语气,向自己要求住在兴庆宫,那这点请求自己能拒绝吗?


李亨终究还是心软了,他看了看朝堂上的大臣,并并没有人出来替上皇说话。


而上皇扬着胡须,只是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李亨,眼角露出泪光。


这下子李亨终于心软了,罢了,这毕竟也是自己的父皇。


李亨最后说道:“父皇,既然如此,那就请您住在兴庆宫吧。”


李隆基脸上终于露出喜色,能够返回他日思夜想的兴庆宫!


接下来是礼部官员引导李亨去祭祀宗庙,最后是在太极殿举行宴会,赐宴大唐群臣。


第477章 论权威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