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二百零六章寒家人的想法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这一夜,寒家人久久不能眠。


她们怎么着也没有想到寒枝所掌管的平云县居然会如此的繁华昌盛。


寒枝明面上已经开始练兵了,这不是秘密。


因为就连卜云凌都开始练兵了。


这里几乎大家全部都有私兵。


寒枝的行为也不过分。


不过寒枝的军营其实一直都三千人左右,除去固定了几百号当差的,或者成绩比较突出的人才能继续留下训练。


其余的人是采取轮流制度的。


每人进入军营参加训练两个月。


两个月之后离开也是给分配工作的。


这样是可以最大程度的练兵。


经过训练和没有经过训练的兵完全不是一个级别。


一旦有战乱,寒枝可以立即把这一群人全部都召唤起来。


而且寒枝给的待遇不差,参兵的人,哪怕是最普通的兵卒,每日都是能够吃到肉的。


天天吃肉,这待遇可不低。


而且这些人更渴望能够留下来。


留下来的人,月钱不但涨了,还有军职。


如果在别的地方,这些人说不定会不愿意当兵,不但没钱,可能饭都吃不饱。


但是在平云县,当兵的待遇太好了。


而且还是有门槛的。


不是谁都能当兵。


现在的流民太多了。


还需要经过一番筛选才可以。


最渴望当兵的就是流民。


因为他们一旦当兵了,到时候给分配的就是正常待遇的工作了。


而且还能够拥有平云县的户籍,到时候就能够在平云县安家。


小孩子到时候上学,可以低价上学。


和平云县的县民待遇一样。


而且当兵期间,一旦家人生病的话,在寒枝指定的医铺,只需出五成的金钱即可。


所以这些人都想当兵。


但是刚刚进城的流民是不能当兵,必须要工作连续两个月以后,才能够去参选。


因为这是为了养好身体,习武是比较消耗体力的。


要是身体太弱的话,是没有办法训练的。


只怕一练,就晕倒了。


搞不好还闹出人命了。


所以那些饿的奄奄一息的流民,寒枝都是给一碗白粥,然后让他们去工作。


不愿意工作,下一顿就没有饭吃了。


至于留下,寒枝从来都不强迫。


现在招收流民地方不多。


流民早就饱和了。


但是她不能不收,浪费钱也没有办法,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饿死。


所以刚进城的流民,月钱都是非常的低,只能面前吃饱,混口饭吃而已。


这些人基本上都被寒枝拉到了万兽村那边。


所以大家一来到平云县,都感觉平云县特别的繁华昌盛。

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

第二日。


寒家人苏醒之后,就开始思考怎么在平云县立足。


虽然寒枝在寒府之中放了一个月的米面粮油,但是那些东西并不能够让他们维持太久的生计。


所以,他们要想办法赚钱才行。


坐吃山空不是寒父的性格。


他也做不到把这些东西吃完,再去找寒枝要,这么一大家子,全部都靠寒枝一个人养。


而且……


寒父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。


在京城,没有背景他都闯下来了。


在平云县,这可是寒枝的地盘,他女儿的地盘,这么好的地方,他要是在这里做生意都做不起来,岂不是说明他没有用吗?


“老爷,你有什么打算吗?”杨氏看着丈夫,询问道。


寒父听见妻子的话,也看向了妻子:“夫人啊,这次多亏了枝丫头,咱们才能在这里落脚,咱们剩下的就不要麻烦枝丫头了。”


杨氏点头表示赞同:“老爷,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?难道就在家里等死吗?”


她当然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,这样才能够压住其它的姨娘。


寒枝的母亲早就不在了,现在府内的姨娘也都没了,府中她最大。


可惜的是她没什么见识,所以没什么想法。


她心中觉得更好的还是能够巴上寒枝最好,到时候她几个女儿的婚事,也让寒枝帮忙安排一下。


寒父摸着胡须笑了笑:“夫人,咱们先休息几天,我以前认识一个做布匹生意的人,做过一阵时间的面料生意,我打算去打探打探行情,这里的流民这么多,他们肯定需要新的衣服的。”


杨氏听后很高兴:“好,只要老爷喜欢,妾身都支持。”


寒父哈哈大笑,随即转过头对管家道:“你去外面打探打探这里主要有些什么布庄。”


管家恭敬领命离去。


寒父满脸笑容,对于接下来的布庄营业充满信心。


杨氏则拉着自家老爷聊一些闲事。


寒家里的其他人也没有闲着。


几个寒家的千金,第二天梳洗打扮后就出门了。


她们也了解到,在平云县,女子的地位要比其他地方高很多。


这里有很多女人在外上工,甚至有做生意的,做管事也有。


她们以为这是因为寒枝当县令了,所以才会如此。


但是她们不知道的是,这里曾经是巫族的地盘,在巫族之中,女子的地位比较高。


这里本身的习俗,就是女子的身份比较高一些。


寒家的几个女儿兴高采烈的在街上逛着,她们自幼被教导,女子不能随便上街。


但是在这平云县,完全没有这个忌讳,而且这里十分的热闹,街上摆卖的那些新奇玩意十分吸引人。


街道两边是茶楼,酒馆,当铺,作坊。街道两旁的旷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。


街道向货色两边延伸,始终延长到城外较安静的郊区,可是街上仍是行人一直:有挑担赶路的,有驾牛车送货的,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,有驻足欣赏汴河风景的。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央,两边的屋宇星罗棋布,有茶坊、酒肆、脚店、肉铺、庙宇、公廨等等。


她们看到一群美人们身穿华丽的古装,手撑着油纸伞,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在古街古巷中,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,令人赞叹不已。她们的存在,为平云县这片的土地增添了无限魅力。


“姐姐,这里的服饰好精美啊!丝毫都不比京城差!”


“这里的饰品也好漂亮啊!还很便宜!”


“这些女人也太美了吧!她们的妆容好漂亮啊!都是我们以前在京城不曾看到的美!”


“妹妹,快来吃这个煎饼,这个饼好好吃,才三文钱一个,热腾腾的。”

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

几个女人唧唧渣渣的。


她们昨天晚上本来就没有吃饱。


在路上一个月的艰难生活,食不果腹。


不像以前,为了保持体型,这也不吃那也不吃。


第二百零六章寒家人的想法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