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十八章 海鲜砂锅粥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也挺赶巧,一家子去到医馆的时候,里头正好已经没什么病患了。


坐诊的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大夫。


诊脉过后就说宋知远这是风寒外侵导致的急症,另外还有脾胃虚弱、气虚血虚的毛病。


其中胃部的毛病最明显,老大夫都心有不忍,“风寒不严重,但这孩子的脾胃毛病有段时日了,近来一个月都应该疼得很厉害。”


宋玉枝和周氏都被惊着了,她们都以为宋知远是前几天才病倒的,没想到他居然那么早就开始不舒服了!只是一直强忍着没说!


周氏又红了眼眶,宋玉枝心下也不好受,母女俩一起看向宋知远。


小家伙有些心虚,垂着脑袋不敢和她们对视,瓮声瓮气地说:“其实也还好,不怎么疼的。尤其后来姐姐每天都给我吃好吃的,就好很多啦!”


这也不是怪罪他的时候,宋玉枝道:“那您看后头是怎么个章程?”


老大夫看出来她才是拿主意的那个,就道:“所幸令弟年纪尚轻,只要吃上半个月的汤药调养,往后再注意一些,定期复诊,应不会落下病根。银钱方面……”


老大夫看他们的穿着打扮,知道他们不富裕,“老夫尽量选一些平价的药材,半个月的汤药,收你三两银子,若银钱不凑手,先开五日的也成。另外今日的诊金也免了。”


三两银子绝对不是个小数目,丰州城内俭省一些的三口之家,一年的嚼用也就在十两左右。


幸好宋玉枝今儿个挣了笔意外之财,听了价格也没觉得如何,只庆幸中医就是这点好,见效慢,但是能祛除病根。


“劳烦您先给我们开五日的。”


大楚银票的最小面额就是十两,伙计用戥子称了一大一小两个银锞子,找了回来。


等老大夫开方子抓药的时候,宋玉枝正好看到药铺里还有胡椒、茴香、八角、桂皮之类的香料出售。


厨子没有不爱置办调料的,尤其宋玉枝之前还想过卤猪下水来卖,当即便问了价格。


跟她前头想的一样,这些香料既然可以当入药,价格便超出一般调料不少。


但好消息是丰州城有码头,这些舶来品并不算多稀罕,所以倒也没有贵到高不可攀。


攀谈了一阵,药也打包好了。


宋玉枝和周氏抱上宋知远返回客栈。


此时已经快到宵禁的时辰,街上空了不少,客栈大堂更是一个人也没有。


小二趴在柜台上直眯瞪,一家子放轻手脚,上楼开门。


进了屋里,宋玉枝才发现桌子上多了个针线笸箩。


周氏把宋知远放到竹床上,才说道:“白日里你走后,我闲着也没事。就花了十文钱置办了一些针线,下午晌在客栈大堂里帮着人缝补,可惜没挣到多少银钱……”


说着,周氏也有些赧然。


她娘家就是做的绣庄生意,耳濡目染之下,一手女红还算能上得台面。


只不过初来乍到的,又无甚本钱,便只好先从帮人缝补开始。


忙碌了一下午,将将挣了二十文钱。


本来她还觉得挺满意的了,半日工夫都挣出了半份房费了。


但没想到女儿只出去大半个白日,就挣回了好几两银子。


也得亏女儿挣到了银钱,不然按着那老大夫说的,小知远再不寻医问药,便要落下一辈子的病根了。


她白日才发下的宏愿,要立起来,有个当娘的样子,没想到最后还是得指望女儿。


所以说着话,周氏就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下了眼睛。


却听宋玉枝哇”了一声,“客栈住的大多都是行商,大老粗出门在外,衣服破了烂了是常态,可不就需要有人帮着缝补?娘这个想法就很不错,也省得他们去另寻地方!”


第十八章 海鲜砂锅粥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