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697章 魏博之变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韦文东见到李嗣源,笑语:“伯父夺取幽州城,当居首功,理应任职卢龙节度使。”


李嗣源回答:“我之首功,不足以任职卢龙节度使,你理应上位。”


韦文东摇头道:“我是拓东节度使,绝不能任职别的节度使,伯父谦让,我请伯父类同李存孝伯父,可好?”


李嗣源摇头道:“我回河东。”


韦文东正容道:“我请伯父留在幽州,李存审伯父,答应了归于西凉王国,伯父留在幽州任职燕山府尹,以后有理由接来河东的家眷。”


李嗣源皱眉不语,意外李存审的抉择。


稍许,韦文东笑语:“伯父细加考虑,这一次的首功,伯父必定郡王。”


李嗣源不说话的摆手逐客,韦文东尊敬辞礼,转身离开了。


韦文东抵达幽州城,自诩幽州制置使。


李存审任职卢龙节度副使,易州刺史,实则留在幽州统军,掌控北城门。


李嗣源接受了任职燕山府尹,掌控西城门,言明不背叛晋王李存勖,需要贡赋河东太原。


韦文东请求保密李存审的抉择,李嗣源答应了。


半年之后,李嗣源与李存审喝酒,方才知晓,李存审的一个女儿,姻缘了韦文东。


李存审儿女众多,八个儿子,而且有心改回符姓。


符存审非是主动攀附韦文东,而是随军带着二儿子符彦饶。


符彦饶接触韦文东,两个少年惺惺相惜的有了友情,从而发展出结亲的意向。


符存审的家庭人口多,只说儿女婚嫁就得很多钱财。


符存审做人低调,平日里与李存勖说不上亲近,属于中庸之人。


符存审对于成为郡王,勋贵传家,获得丰厚稳定的爵位俸禄,高官权柄俸禄,禁不住诱惑。


于是,儿子中介,符存审答应了归于西凉国王李玉珠。


......


九月,北方运作幽州战争时期,魏州元城发生了动摇统治的事件。


天雄军节度使,邺王罗绍威突发的中风,半身不遂的嘴歪眼斜,口齿不清。


王府一片恐慌,不知所措。


邺王的不能理事,出现权柄无有所托的后果。


邺王年长儿子罗廷规病亡,次子罗周瀚在外,就算在元城,也是年幼的不能掌权。


罗绍威病中,艰难的吩咐,都押牙潘晏任职都指挥使,代管军务。


吩咐魏州长史董良,去往洛阳禀告梁帝朱晃,请梁帝另任节度使接管。


董良带上十个护卫离开元城,乘船沿着大运河南下。


十几里之后,船只忽而遭到左右两只船贴靠。


董良大惊,呼唤护卫,其中六个护卫拔刀戒备。


四个护卫淡定走去船边,居然接过抛来的绳索,牵扯贴靠的船只。


“你们?”董良惊怒质问。


“你们做什么?”一个护卫跟着喝问。


“没事,杨利言大人要见董大人。”一个牵扯护卫回应。


“诸位不要惊慌。”左侧靠船出现一个袍衣青年。


正是博州刺史杨利言,曾经的魏博节度都押牙。


“杨府尹?”董良惊慌,下意识的脱口而出。


杨利言微笑道:“董长史,许久不见。”


董良强颜微笑,作揖道:“杨大人任职博州刺史,这是何意?”


杨利言回答:“听说邺王重病卧榻,我赶过来接管元城。”


董良脸色一变,欲言又止。


杨利言原本罗绍威亲信,任职都押牙多年,在元城军中影响力很大。


董良只是权柄不大的长史,平日里处置一些民政,他若是执掌兵权,不至于成为使者。


杨利言摆手道:“邺王的上表,拿来我观。”


船边一个护卫走到董良近前,董良只好交出上表公文。


杨利言接过打开观看:“启奏大梁陛下,魏博曾经大镇,常受外敌侵扰,臣突发重病,愿意告老还乡,请陛下使出一位干将任职节度使,安民保境。”


杨利言合上公文,望向董良,问道:“董大人,可愿为我作证?”


啊?董良意外,不解问道:“作证?”


杨利言说道:“作证我得到梁帝任职,接管元城。”


董良忙不迭摇头道:“下官人微言轻,作证无人可信。”


杨利言说道:“我漏了话,梁帝迁任宣义军节度使虞王,接任天雄军节度使,虞王命令我接管元城。”


董良愕然,说道:“空口无凭,怎么也得有圣旨公文。”


杨利言说道:“纵然真有圣旨公文,也是不能得到潘晏一伙的认可,真正有用的是武力。”


董良不知所措的默然,他属于局外人,中庸可保平安,不愿卷进兵变夺权。


杨利言说道:“董大人长史多年,想不想任职博州刺史?”


第697章 魏博之变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