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019章 有学问的土根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大江大河中生长的河蚌和螺蛳肉,不但肉质鲜美,还能清热、壮骨、滋阴壮阳、平肝明目和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

这些在陈天华脑海里早已熟知。


河蚌非常鲜美,「红烧河蚌」,「青菜烧河蚌」,「猪肉炖河蚌」都是名菜。


螺蛳在江浙一带,更是普通人家都能消费的大众水产。


用螺蛳做的传统菜谱有「酱爆螺蛳」,「葱油酱焖螺蛳」,「韭菜烧螺蛳肉」等。


有句民谣叫:剁螺蛳蘸酒,神仙也眼馋。


充分说明江浙一带的民间,螺蛳很受欢迎,很有市场。


扫螺蛳相对于摸河蚌要简单多啦,人就在小划船上操作,不用特意下水去。


一般性的螺蛳,都盘踞在湖面水下的湖岸壁和大石面上,陈天华自制了一个精细青麻织成的网斗,网口用扁竹绷圈,外加一个网柄,伸水下去用网斗沿口一扫就成。


每天午饭之后陈天华就慢慢出发,到太阳落山时返回,小划船里总是装有四五十个河蚌和五六十斤螺蛳,人也不太累。


无论河蚌还是螺蛳,最大的问题就是肉里含泥土,还有泥土腥味儿。


民间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清水‘养’,每天给换水,大概养上三天,才能让它们吐露干净。


陈天华将扫摸来的螺蛳和河蚌,统统放进家里几个最大的大木盆中。


叫大姐亭娟挑来横湖的清水,倒入大木盆里要淹没它们,然后在每只木盆里,滴上几滴炒熟了的菜仔油。


并且交待母亲和幼娟她们,这只需‘养’一天,就可以捞出来处理,肉内保证没泥土,连泥土味都没了。


平常要养二三天才能将内含的泥土吐尽,怎么这一天就可以了?


家里三位女性都不解其道,问为什么?


“滴上几滴炒熟的菜仔油,引诱它们吐得更快,更干净。”


陈天华很笼统地做了解释,更深奥的原理就没必要说,说了她们也听不懂。


母亲和幼娟只是愣愣地听着,是懂非懂,但她们相信土根,毕竟是进过洋学堂,属于有学问的人,按他的要求去做就没有错。


第二天养净后,用薄刀刮断河蚌的吸壳肌后剖开,将黑裙边除掉喂鸡和猪,将干净的蚌肉取出来单独卖,一举二得。


用大剪刀将螺蛳屁股轧掉,成为新鲜无泥土的剁螺蛳。


这就是陈天华与时下人,不同的精品思维方式,也就是后世常说的精加工或深加工。


为了检验这样做的成果,陈天华自己在家里让做了两个旧菜:「青菜烧河蚌」和「葱油酱焖螺蛳」,请全家人先来品尝。


大家捡起一颗剁螺蛳,嘴含住螺蛳头,用力一吸,“呲溜…”一下,螺蛳肉轻松进入口中,没有一点泥土,连泥土味都没,味道鲜美。


河蚌腮里最容易含沙土,但精加工后就一点都没有啦。


经过实践验证,全家人都更加信服土根了。


天呐,这省下多少辰光呵。


第019章 有学问的土根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