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34、论战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大争之世时,每个想要建业立功的人,在选择阵营时都会考量,而若是转变阵营,更会三思而行。


因为谁也不知道那个最终的胜利者是谁,若是跟对了,自然是赢家通吃,哪怕在争龙的路上赔上了自家性命,也是收获远过付出的划算买卖。


毕竟其家族后人会因他福泽连绵,本人也有这身后的美誉傍身,甚至延续百年。


而跟着失败者,效死便是白死。


谁愿意白白牺牲自家性命?


没人愿意。


这便是无论群雄割据,还是三国鼎立时,各方阵营里都有着层出不穷的死节之士,因为那时只有优势方,没有胜势方。


到了司马氏行篡逆时,曹家养士族三代,却少见忠义赴死之人。


攻蜀吴两国时,更尽是望风而降之辈。


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,是人心变了吗?


不,是形势变了。


天下大势,浩浩汤汤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。


所以县衙内的人决心死守到底,其实在王政意料之中。


城内豪强不会投降,因为他们知道,开门揖盗的结果就是一无所有。


县君崔腋更不会从贼,便如龚续一样,他们并不看好王政和天军的形势。


而他们如今效忠的曹操,却是形势上升时期。


两相对比,便是有性命之忧,如何选择也不难判断。


对于这些士族阶层,畏惧失败远过于畏惧死亡。


黄巾贼寇,在此时的有识之士看来,便是东汉末年最彻底的失败者。


这群贼寇总是贼心不死,总是死灰复燃,却也宗是被一批又一批的人作为扬名的踏脚石,轮番践踏。


当然,王政非常认可崔腋的选择。


因为他本就不是真心想招降对方,还有那些赵县的士族豪强。


招降他们,便如劝诫那群留在军营不愿跟着造反的人一样,只是一个表面上需要走的一个形式,一个流程而已。


拒绝,才是王政最想从这两个群体口中听到的答案。


系统加持之下,即便距离隔得颇远,崔腋鼓舞士气的一番话语王政也听了大概,不由哑然失笑。


起码能守七八日?


“诸未。”王政环视众人,突然发问:“你们看取下此处,需要多少人?多少时间?”


将军出言考校,众人登时或是陷入思索,或是装作思索。


比如吴胜,王政便一眼看穿了他,在那一顿抓耳挠腮,其实不知神游何处。


过了一会,徐方沉吟片晌,率先答道:


“若是不计损伤,只需一千人数的天罡军,我有把握最多两个时辰便够。”


“哦?千人足够吗?”王政似觉不妥,问道:


“所谓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对方占据地利,又有弓弩压制,我军攻,彼方守,对方足有三百人数,徐方你只需一千天罡军,便可在两个时辰内攻占此处?”


“将军,区区县衙,除了巷陌深窄不利大军列阵,还有什么地利可堪凭持?”


徐方自信答道:“我天罡军本就是精锐之师,更何况有将军在旁,一千天罡军足以为将军打开门户!“


徐方这话出口时,王政讶然地瞧了他一眼,虽知是无心之意,也不免暗叹一声。


在聪明才智上,古人真的未必输给后人。


34、论战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