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13章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言罢。


李尘起身,朝着杜如晦,深施一礼。


这下,杜如晦可惊呆了。


他呆呆地站在原地,嘴巴长得老大,都快能塞进去一个鸡蛋了。


旁边的房玄龄,也是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。


当朝太子,竟然当面道歉,还向他行礼?


他杜如晦究竟何德何能?


“殿......殿下,您大可不必如此!臣消受不起啊!”杜如晦急忙跪倒在地。


旁边的房玄龄,也是帮着打圆场。


“是啊,太子殿下乃是一国储君,怎可对大臣行礼?这不符合礼法......”


李尘神情严肃,缓缓踱步,认真道:“两位国公此言差矣。在本宫这,向来就没有什么太子与朝臣之分。本宫与二位国公为的,都是这天下百姓,是黎民苍生!”


“正所谓,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”


“本宫认为,无论是朝臣,还是我父皇,都该将百姓放在第一位。至于个人身份地位,宫廷礼仪,未必就不能变通。”


“哪怕是要本宫放弃这太子之位,换来的是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,换来的是我大唐的百年盛世,那,本宫也是在所不惜!”


这一刻。


李尘整个人的身上,仿佛洒满了一层圣洁的余晖。


这一番话,不仅感染了屋内的房杜二人,还感染了院中的李君羡以及百骑将士们。


就连梁国公府的下人,都被震得目瞪口呆。


他们平日里,都在为了生计奔波忙碌,何曾听过如此慷慨激昂的话?


这些话,就像一束火炬,为这些人心中,指明了前行的方向。


房玄龄,杜如晦二人此刻的表情,简直称得上是瞠目结舌!


这......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废物太子?


一番忧国忧民,振聋发聩的演说,让他们二人,都感到激动起来。


“好,好啊!太子殿下简直是金石良言!”


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,这......称得上是警世恒言!”


“我二人,自愧不如啊!”


这一刻。


房杜二人,直接放弃了心中对于太子的全部成见。


剩下的,只有敬佩。


杜如晦满脸惭愧道:“太子殿下如此心怀百姓,礼贤下士,竟能亲自给我老杜道歉。再想想我老杜,之前竟然还在背后非议太子殿下。如今想来,真是惭愧万分!”


“蔡国公不必如此。”李尘微笑:“先不说这些,本宫今日,要与二位商讨的,乃是国家大事,耽误不得!”


李尘直接伸手,将房杜二人拉到了里间,还将门给关上了。


接下来他们要谈的内容,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。


因此,知道的人是越少越好。


进屋之后,三人直接席地而坐,就像是相处了多少年的老朋友一般。


李尘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道:“两位国公,本宫心中,有一个想法。”


“如今我大唐经济发展迅速,商贾也愈来愈多。那些普通的小商贩倒还好,但,那些出了名的大商贾,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,进行大宗货物的商品买卖买卖时,必然会很不方便。”


“而本宫现在,想要设立一个机构,暂且称之为柜坊。这个机构的职能,便是帮百姓们进行钱财的存取。”


“比方说,蔡国公在长安城柜坊存了一笔钱,当他来到洛阳时想用这笔钱,那他便不需要再回到长安,只要在洛阳城的闺房出示存钱的票据,便能将钱从洛阳柜坊中取出。”


“这样一来,不仅会方便百姓,更会促进我大唐的钱财流通,从而直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。”


历史上的大唐,真的有柜坊这一说。


大概在唐朝中叶的时候,柜坊便已经出现,这便是最早的银行的雏形。


而李尘现在,不仅是要提前让这柜坊出现,更是要让这柜坊的各种职能,变得更加的完善。


李尘说完之后,便开始观察房杜二人的反应。


第13章[2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