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
第473章 《琵琶行》(加更求票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m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众人纷纷反应过来,开始给琵琶女红娘叫好。


不少人直接将赏钱扔到红娘面前,那个白发苍苍的伴奏立刻躬下身子,一边向众人道谢一边将赏钱收起来。


王成伟看着红娘素面朝天的打扮,忍不住问道:“你有如此技艺,为何沦落至此?”


说到这里,这个红娘忍不住眼睛一红,讲述起来自己的经历来。


原来这红娘原本也是长安城有名的琵琶女,当年长安最繁华的时候,靠着出入达官贵人府上得到的打赏,就在长安购置了房产,还收养了几个孤女当做徒弟,在长安也是火过一阵。


可是等到了安禄山叛乱,红娘在安禄山攻入长安之后,匆忙带着徒弟离开长安城。


在长安城外流落了两年,这期间兵荒马乱的,自然没有人再听琵琶曲。


红娘带着徒弟艰难的生存,可是一个锦衣玉食的女子,带着几个半大的孩子,在这样的乱世又要如何的生存。


红娘带着徒弟,一开始靠着变卖金银珠宝还能生存下去,但是很快的,身上带出来的珠宝首饰都变卖完了。


这时候有人找到红娘,说是有本地豪强看上了她的徒弟,要纳她的徒弟为妾。


红娘当然明白这些人并非良配,可是自己眼看着都吃不上饭了,徒弟们再跟着自己只能饿死。


只能含泪将这些土地嫁给了这些豪强,红娘最后将所有徒弟都安排嫁人,自己靠着卖艺和行乞撑到了长安光复的时候。


得到了这个消息,红娘喜极而泣,她立刻收拾行李返回长安。


红娘拿出自己珍藏的地契,却发现自己购买的那座屋子早就已经在兵灾中烧毁了。


红娘欲哭无泪,她已经身无分文,根本没钱重建房屋。


这才找到了明月楼的老板,求着老板给她一份在明月楼弹唱的工作。


等到红娘说完,众进士纷纷沉默。


朝廷光复了长安,这是万众军民期盼已久的事情。


可是等到真的长安光复了,一切就回到从前了吗?


这不过是大家美好的想法罢了,长安虽然光复了,但是安禄山之乱给大唐带来的伤痛却没有抚平。


或者说这伤痛还要绵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都无法消除。


对于红娘这样的琵琶女来说,她并不懂得盛极而衰的道理。


要不然也不会在年少多金的时候一掷千金,过着奢靡的生活。


可是在那个盛世一步步积攒起来的东西,却在一场叛乱之后灰飞烟灭。


甚至这个红娘能够存活于乱世,本来就已经是活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幸运了。


众人沉默不语,长安城是光复了,从皇帝和百官都迫切的想要回到从前那个奢靡繁华的长安城。


可是长安的百姓呢?


王成伟叹息一声说道:“百姓苦啊!”


这一句百姓苦,引起了众人的共鸣。


进士中有不少也是寒门子弟,他们自然知道生活不易。


刚刚遭遇乱世,就连韦应物这样的大族子弟,也面临家世衰颓的困境。


可以说这些新科进士们,还没有进入官场这个大染缸,和百姓共情的能力还没丧失。


王成伟放下了酒杯,对着楼下喊道:


“老板,拿纸笔来!”


老板听到状元公说也要拿纸笔,立刻兴奋的捧上了上等的笔墨纸砚。


文人墨客喝足了,总想要留下墨宝来,王成伟可是享有诗才的状元公,他的诗词可是很值钱的!


若是写出一副名篇来,在长安城足足可以卖上百贯钱,被当做传家宝也不为过。


可等到老板捧上了纸,王成伟摇头说道:“这纸太小了!”


这下子老板愣住了,不过他能将明月楼做的这么大,自然也是个机灵的。


老板立刻对伙计说道:“快,快骑马去市集,买一卷上等的陇右纸来!”


红娘听到王成伟这个状元公要作诗,立刻说道:“状元公,请让奴家给您研墨。”


红娘拿过砚台,开始给王成伟研墨,只看到她虽然一身素袍,也不再是青春年少,但是仪态雍容气质超然,众人又想到她超凡卓绝的琴技,纷纷感慨没有在红娘最美的时候遇到她。


过了好一会儿,伙计终于捧着一卷陇右纸回到了店里。


老板将纸铺开,只看到王成伟大笔一挥,在纸上写到——


《琵琶行》


果然是要写诗!


不知道是五言还是七言?


可是五言七言,为什么要这么长的纸?


就在众人还在疑惑的时候,王成伟已经挥笔下了下去!


只看到王成伟写了四句还没有停笔,依然挥毫泼墨迅速的写着。


前面几句写的是进士聚会,偶遇琵琶女的过程,诗词的内容算是平实质朴,倒是没什么出众的地方。


可是随着王成伟写下了:


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”


众人纷纷叫好!


这和当时琵琶女出场时候的仪态完全一致,这句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写出了琵琶女的动作生动,光是这么一句就足以流芳千古了!


第473章 《琵琶行》(加更求票)[1/2页]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